律所文化
微雨众卉生,一雷惊蛰始
来源: 日期:2021.05.12 浏览数:次
节气|微雨众卉生,一雷惊蛰始
瑾之润律师事务所 3月5日
惊蛰简介
惊蛰,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每年的3月5日或6日。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“惊蛰”。历史上曾经称为启蛰。后为避开汉景帝刘启名讳,将启蛰改为惊蛰 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,春雷惊鸣,惊醒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《大戴礼记》中 的《夏小正》便有道:正月启蛰,言始发蛰也。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惊蛰时节正是大好“九九”艳阳天,气温回升,雨水增多。除东北,西北地区外,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回升。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,南方大部分地区,亦可闻春雷初鸣。淮河沿岸树木开始发芽,春长,春播作物开始播种。
惊蛰吃什么
在北方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。“梨”谐音“离”据说,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,可保全年的好收成。在民间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。惊蛰后气温明显回升,人们容易口干舌燥,外感咳嗽。而梨子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,此时吃梨,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。
在陕西一些地区惊蛰要吃炒豆,将黄豆放在锅中爆炒会发出噼啪之身。象征害虫受热的蹦跳之声音。同时吃黄豆能降低血液胆固醇,保护心脏,预防骨质疏松。
同时民间还有吃鸡蛋的说法,民间传说白虎每年都会在惊蛰天出来觅食。大家为了自保,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。通常以鸡蛋喂食,白虎吃饱后便不再伤人,从而逐渐演变成了惊蛰吃鸡蛋的习俗。
惊蛰如何养生
1、早睡早起
近期大部分人会感到困乏无力,早上醒来也比较迟,这就是民间说的“春困”。因此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充足睡眠,经常舒展四肢,散步缓行,使自己精神愉悦,随时保持心平气和,不妄动肝火,保护肝脏的同时增强体质,提高人体抗病能力。
2、穿衣以“捂”为主
惊蛰阳气渐生,气候趋于暖和,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,气候变化大,早晚温差大。因而“春捂”尤其重要。不要过早脱去冬季衣物,否则容易引起感冒。
3、早睡早起
近期大部分人会感到困乏无力,早上醒来也比较迟,这就是民间说的“春困”。因此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充足睡眠,经常舒展四肢,散步缓行,使自己精神愉悦,随时保持心平气和,不妄动肝火,保护肝脏的同时增强体质,提高人体抗病能力。
4、保持心情愉悦乐观
春季的养生应注意肝的养护。由于肝脏的生理特性受人体情绪影响较大,因此惊蛰养生要保持情绪乐观豁达,不宜动怒暴躁,使自己的神志如春日一般舒展畅达。